亏过钱会让你的投资更成熟

难以感知的风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无论看到过多少次这句话,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大亏损,这句话基本就不会对你有任何警示意义。

说到风险,我们好像很难准确给“风险”下一个定义。

比如我们一说“收益”,大家都能达成共识,就是投资之后挣到的利润,没有什么歧义。但是一说“风险”,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有所不同——

有的人觉得,风险是亏损概率的高低;有的人觉得是资产价格波动范围的大小;有些人指的是“黑天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说法好像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点不一样。

这种概念上的模糊性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风险很难被度量。

还是同样的例子:对于“收益”这个东西,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量化。比如一年收益是3%,还是10%,还是50%,可以算得清清楚楚;但你说,风险是10%、30%,好像没有这个说法。

甚至你再往前想一步,会觉得更加困惑。如果你说:这个投资产品风险有点高啊,估计80%得亏钱。这个“80%”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这个产品如果投资10次会有8次失败?还是说这个产品卖出10份得有8个人亏损?还是历史上类似的项目10个里面有8个都倒闭了?好像都不是。

另外,这个“亏钱”是亏多少?是20%,还是一半,还是都亏没?好像这些都很难说清楚。

所以,风险是难以让人感知到的,这就容易让人抱有侥幸心理,总以为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会是非常危险的。

开始投资就赚到钱不是好事

很多人开始进入股市就是因为牛市身边的很多人赚到了钱所以才匆匆入场,在牛市里赚到了钱,结果自信满满自诩股神;也有很多人因为偶然事件赚到了钱,但是他们却把原因归结成了自己的能力;无论怎样,这些都非常容易让人产生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再加上难以感知的风险,日后会让你因为运气赚到的钱凭实力亏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基金经理,在牛市的时候,业绩爆棚,由于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自信满满,一遇到行情不好,一把就亏回去了;很多新股民,在牛市赚到了钱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通过融资、借钱等方式加大杠杆想赚快钱,结果爆仓、负债累累的事迹有大把。

有句话说,一年十倍者多,十年一倍者少,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这就是为什么说,很多时候赚钱也是一种灾难——如果你因为偶发事件赚了钱,却把原因归结成了自己的能力,那么等待你的往往就是灾难。

其实在其他领域,这个道理是个常识。比如一个朋友和你吹牛说:有一天他喝了很多酒,甚至都有点神志不清了,但还是自己开车回了家。结果一点事没有啊——既没有出交通事故,也没有被交警抓到。这时候你会觉得他是个优秀的司机么?你绝对不会这么认为。你肯定想:这个人不但犯了法,而且如果再继续这么干,早晚有一天会出个大事故,最终害人害己。

亏损可以让你敬畏风险

没有体验过风险,确实难以让人有切身的体会。

但是,如果你开车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你以后一定会加倍小心;如果你没买过保险但发生过疾病或意外,你一定会认真对待保险;同样,如果你投资亏过一笔不少的钱,你以后一定对于风险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买个股经历过亏损你才会明白,随随便便亏几十个点是非常容易的事,跌没了的股票也有大把;在2015年的牛市顶峰买入过的人,经历了后面的千股跌停、股灾1.0、股灾2.0、股灾3.0后,一定会知道风险是什么一回事了;2021年初兴致勃勃买入白酒的基民,到现在还在套牢中,相信也会对基金的风险有了一个深刻的感知;至于最近两年的中概股,整个行业跌了近80%,不仅会让新人目瞪口呆,也会让不少老鸟重新审视风险。

只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们才会对风险有切身的体会,我们才会对投资有敬畏之心。而有了对风险的敬畏,投资才有可能走向成熟。

善于学习的人会从经历过的风险中反思自己的投资逻辑、反思市场、反思投资本身,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投资方式,让自己的风险程度始终处在一个可接受的程度,而不会一味地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而另一部分人,则只会去抱怨市场的不理性、抱怨政策,最终对金融市场形成偏见,饮恨离场。殊不知,错过了一次最佳让自己的投资走上正道的机遇。

我自己自2015年牛市入市以来,很快就经历了千股跌停以及后续多次的股灾,当时亏了2万块左右,对于当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了。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非常感谢那一次亏损,让我一开始入市就体验到了投资的巨大风险,也推动着我不断的学习投资知识,不断的完善交易体系,不断地去深刻认识投资的本质,我相信这一次的亏损经历,会让我的投资生涯更加成熟,并且不会在投资过程中遭遇毁灭性的灾难,日积月累,牛市大体跟得上,熊市少亏点,在时间与复利的加持下,我坚信我终将慢慢变富。